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李斯本人与秦始皇又关系良好,作为法家出身,他在嬴政尚为秦王时期就以一竹简《谏逐客书》而让嬴政采纳谏言,并使其官复原职,且一步步得到皇帝的信任;
在统一六国之后,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在日常履行丞相之职处理朝政外,又坚决支持皇帝废分封行郡县,并且辅佐皇帝同意文字、度量衡、车轨等,还建议皇帝禁绝私学,制定一系列法规,】
【此外,在姻亲关系上,李斯之子全部迎娶公主,而李斯之女也都嫁给了皇子。】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足以看出皇帝对李斯的看重和关怀,李斯同样为皇帝呕心沥血、尽心辅佐。】
【而这一次出巡,皇帝暴亡,李斯要面对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天下,而是家族自身。】
【首先是天下,作为左丞相,李斯非常清楚皇帝在外身亡的消息一旦流传开来,会给大秦江山带来怎样的影响。】
【皇帝驾崩,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皇宫之中,皇帝当着重臣皇子们的面,安排好了一切后事,朝臣和皇子们也做好了后续安排,然后再让这一信息向外传播。】
【但是此时此刻,以上的种种情况,一条都没能实现。】
【所以,现在应该怎么办?】
【作为大秦的左丞相,作为这个江山的奠基人之一,李斯完全不希望江山有任何动荡——虽然这确实是皇帝的江山,但是这同样是他的理想。】
【于是,李斯迅速做出了决定:秘不发丧。】
【秘不发丧这个方法,在整个华夏历史上也并不非常少见,其作用是可以在一定时间中稳定局面,同时有助于对抗可能的外部威胁;负面作用是在事后可能会引发政治动荡等。】
【李斯在此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属于一个可以理解的情况,实在是皇帝死的既不是时候,也不是地点。】
【像是日后某位一心想要太宗庙号,结果最终却变成了成祖的皇帝驾崩之时,随行在外的大臣们同样选择了秘不发丧。】
嬴政的目光钉在了李斯身上。
李斯也选择了扶持胡亥为帝?他选择扶持这个,自己并没有打算当做继承人的儿子?
他明明知道……!
嬴政自认为自己对李斯足够仁至义尽,不论是出于一个单纯的君主,还是出于私交。
他任李斯为左丞相,又与其结成彻彻底底的姻亲,作为君主对待臣子已经足够优厚,作为朋友他又在尽心为李斯谋划家族日后——
鉴于大秦的历史,他为李斯考虑到了一旦自己先一步离世后,李斯的境遇、李斯家族的未来。
但是,对于他的一番真心谋划,李斯就是这样报答自己的?!
扶苏……扶苏虽然在不少方面与自己和李斯的政治观念并不一致,但是他本身也并不会做绝,加上李斯儿女的婚嫁情况,李斯在未来完全不需要挣扎求生、惊惶度日。
嬴政的情绪翻涌,一方面是因为李斯这般选择的愤怒和不可思议,一方面是因为李斯对自己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是为大秦江山的担忧。
李斯早已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向皇帝行大礼。
在其他大臣们或惊愕或愤怒的眼神中,李斯一边叩首,一边泪流满面:“是臣有负陛下,是臣对不起大秦……”
李斯很容易就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
不是为了大秦,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族未来。
现在的他还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对于公子扶苏的一些政治理念并不满意,可是皇帝给他的信任和倚重已经完全足够——日后的那个他,也绝不是不信任皇帝,绝不是!
只要皇帝还活着,李斯相信自己绝不会对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有任何怀疑;哪怕皇帝驾崩了,皇帝给自己的优待和信任也同样毋庸置疑。
但是,皇帝驾崩了。
自己可以绝对相信皇帝,但是下一任大秦皇帝呢?
——可不论怎么说,再如何有理由,自己也确实有负于皇帝,有负于大秦江山。
其他朝代的皇帝们对于后面被当做秘不发丧的例子的皇帝更感兴趣一些。
秦朝的情况大家都有所了解,还是这个同样秘不发丧的家伙更让人好奇一些,特别是,他还好像有点倒霉的样子嘿。
不仅死后遭遇了秘不发丧,而且看样子也同样是身在外地;最关键的是,在皇帝极为重视的身后名上,他想当太宗,最终却变成了成祖……
虽然不管是太宗,还是“祖”,都是非常好的庙号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几个对文字极为敏感的皇帝笑得更加开怀。
毕竟,这个“变成”二字,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
如果一开始,这个皇帝的庙号就是成祖的话,好似也用不上这个“最终变成”几个字。
所以……莫非,他一开始还是太宗来着?更好笑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什么不肖子孙啊哈哈哈哈哈!还好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子孙后代哈哈哈哈哈……
与这些大笑开怀的皇帝们不同,朱棣心中总有几分不好的预感。
他一向还是很相信自己的感觉的,毕竟在战场上,这种没有来头的神奇直觉给了他不小的帮助。
所以,难道,这个太宗变成祖的倒霉蛋,和自己有关系?
朱棣开始回忆自己有关历史的知识。
好像,过往的朝代中,确实没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
而且,自己确实想要一个太宗的庙号,自己也确实有一些特殊的登基过程,自己,也确实想要北征——?!
【而第二个方面,关于自己和自己家族的未来,同样是影响李斯进行决策的关键性因素。】
【秦朝,从秦国时期开始,就有那么一个说不上传统的传统,即新一任君主对上一任君主的心腹重臣的清算活动。】
【之所以说这不算传统,是因为这个活动并非历代都会出现;说是传统,则是因为其出现的次数也不算非常少。】
【从秦孝公开始,到秦惠文王,再到秦武王、秦昭襄王,乃至秦庄襄王,对于先代重臣的清理始终存在。】
【秦孝公所倚重的商鞅在其死后被秦惠文王五马分尸,秦惠文王倚重的张仪在其死后被秦武王不喜而逃走,秦庄襄王倚重的吕不韦在其死后最终自尽;而秦昭襄王不需要别人动手,自己就清理掉了自己的数个重臣,如魏冉,如范雎,如白起。】
【——虽然客观来讲,这些最终被清算的重臣中,也有一些并不绝对无辜之人,他们手中握有大权,又不觉得自己在新君继位后要老老实实放权,最终可以说是死于政治斗争。】
【但是,对李斯而言,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纵使有不少是因为掌握大权对新君构成威胁又不愿意放权才最终落个凄惨下场,但不论如何,他们都确实是走到了悲剧结尾不是吗?】
【秦国国君们确实足够有手段和眼光,几代以来堪称是代代明君,但是他们也足够狠辣,这对于李斯而言相当重要。】
【而且,李斯本人现在也确实处在相同的位置之上——他是左丞相,他备受皇帝信任,他手握大权,他与更有可能即位的公子政治理念并不相和……】
【左看右看,这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其他出路啊!】
【况且,他也并不真的愿意就此放权远离朝堂,不论是权力的美妙滋味,还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建设一个帝国的感觉,都让李斯欲罢不能。】
【——李斯相信皇帝,但是他不能信任继位之君。】
【即使皇帝已经尽可能给他安排后路,即使理论上的继位之君看起来并不那么心狠手辣,但是李斯依旧不敢相信。】
【于是,他选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来走出一条路来。】
【而恰好,队伍中就有一个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势力、也没有经过储君教育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年幼皇子。】
【也恰好,同样知晓皇帝驾崩消息的赵高,也打着相同的主意。】
“秦朝的这个‘传统真的造成了很多不太好的影响。”杨坚有些感慨,“虽然李斯这个人选择背叛皇帝,绝不只是这个原因。”
但是,这些过往案例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可不好说。
杨坚作为一个既当过大臣,又当过、在当皇帝的人,对于大臣的逻辑和皇帝的逻辑都有几分心得。
皇帝嘛,哪怕是原本的王,都天然觉得自己既然登基,权力就理当由自己全部掌握,那些掌握大权还倚老卖老、与自己政见不合、为旧势力划拉利益的先代重臣,不清理了还等什么?!等着自己彻底变成一个傀儡吗?
大臣嘛,尽管大家都明白君主为什么要清理先代重臣,特别是有些重臣完全不想着交还权力,严重影响现任君主的威严和命令,但是大家到底是大臣,屁股再怎么也不可能和皇帝坐到一块儿去。
所以,哪怕李斯清楚历史上的一部分重臣最终下场凄惨的原因,他也不可能去愿意赌这一把。
“再者,以李斯整个人的经历来看,他也完全不是那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决定、自己只在一旁等待的人。”他总结道。
李斯若是那种愿意等着继位之君上位而不做任何动作,等着继位之君决定自己这个先代重臣如何处置的人,那他也不可能成为秦朝的左丞相。
正因为他不愿默默等待别人决定自己的命运,他才成为了秦朝的左丞相;也正因为他是如此的性格,他才会在秦始皇在外暴亡时,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惜,这一次选择,并不正确。
康熙对于李斯的小心思自然清楚,但是他对此非常不满——当然不是因为李斯,而是因为他将此代入了如今朝堂上的一群大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