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43章 四方之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果真是时也命也。”明朝,两名文士对坐着,一人缓缓道。

    王莽并不是没有机会除掉绿林军和舂陵兵,但是他却自己将这些机会一次次推远,一次次摧毁。

    虽然主帅是王寻和王邑,但这两人难道不是王莽所钦定?他们能够掌握大权,不听下面的将领的谏言,难道不是王莽默许?

    他二人也是文人出身,对军事并不娴熟。可即便如此,他们也能听明白严尤的建议,也能够意识到,严尤的做法才是更好的选择。

    对面的人摇头:“严尤并不止提醒了一次,在围攻昆阳之后,他同样有过建议,但依旧未被采纳。”

    文士点头,确实如此,可正因如此,才更让人叹息啊。不是没有机会,机会还不止一个,可偏偏没有抓住哪怕一个机会,这难道不能让人感叹吗?

    他们二人对王莽的改革、以及他的篡位和掌权都有所研究,见对方感叹,此人便道:“渭先可有何想法?王莽以《周礼》而误天下,又误了自己的性命,此结果与其性情不可分割。”

    渭先,也就是霍韬并不否认王莽的问题,他只是一时有感而已,王莽本人的性情让他得以顺应时势,登临高位,但也正是他本人的性情,让他做出了一连串的错误决断,又在大乱后判断失当、用人失误,最终落得个身死下场。

    “不过,其虽用《周礼》误天下,但于《周礼》一道的使用上,王莽仍可算是上者。”说起来这件事情,霍韬确实有些论断。

    自古时至今日,按照他的归类,用《周礼》来进行一系列大改革的人有三人。或者说,与王莽的学说类似的,有两人,分别是宇文泰和王安石。

    算上王莽的话,以《周礼》为基准之人,就是三人。

    而在这三人之中,用《周礼》用的最好的,最上乘的当是王莽,其次是宇文泰,王安石则只能落于下乘。

    “王凤确实并非能够在此等境况之下主动坚持而不动摇之人。”刘秀对此表示肯定。

    作为亲历新朝末年的起义,也是昆阳之战的主要参与人,刘秀对于王凤等人的行为和起义军守城时的情况相当了解,在战后他也不止一次地进行复盘,重新回推双方的各种行动,并且分析自己的行动和决定。

    因而,他也知道王凤等人当时的动摇,知道他们曾经想过投降的事情。

    这很正常,刘秀并不意外,也不打算因此宣扬什么。

    坚持不下去,这是人之常情嘛,即使是平日生活中的普通事情都有时候会难以坚持,想要松懈;更何况是这种生死关头,看不到出路也找不到生存的可能的时候呢?

    王凤和其他人想要投降,以此尝试换的一个可能的活命的机会,再正常不过了。

    即使王凤他们心中大约也清楚,即使王寻他们接受起义军的投降,自己也可能根本没有活路,会被处死,但是谁还能没有一丝的侥幸心理?

    在觉得自己前路已经一片黑暗根本走不通的时候,人总是会想,能不能换条路,万一呢?万一呢?

    就连刘秀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候。

    但是他到底心性坚韧,眼光长远,头脑清明,心里面的那点子侥幸少之又少,还有敢于继续搏命的勇气——因此,他没有后退,也因此,他才是如今这个功成名就的刘秀,是那个后世美名流传的汉光武帝。

    而王凤等人并不是这样超绝之人。他们也会动摇,也会需要外界的助推让他们继续走下去。

    事实上,最初能够说服一群穷苦百姓跟随自己,带着一群人起兵反抗,并且还成功的建立了绿林军,还让绿林军一直发展壮大到如今,王凤王常等人已经称得上是不凡。

    “要是王凤有这样的心性,能够抓住可能坚决不放弃,那最初他就根本不会拥立刘玄为帝。”刘秀感叹,“但当初他们没有自立的心和能力,此时自然也不会是绝不退缩之人。”

    都说王凤他们为什么不自立为王,但这不是正符合他们个人的心性和眼界吗?

    若是王凤等人有此心性,有此坚韧,能够在昆阳之战中果决而不后退,那么他们当初自然而然就会自立,而不是推举刘玄。

    而若王凤等人有这样的大才,如今……或许他刘秀也不能这样快速地取得天下。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起义军的作战更加顽强,他们拼尽全力守城,等着可能的援军,也等着可能的那一条生路。】

    【这样一来,新军的攻城自然并不顺畅,昆阳久攻不下,时间拖得越来越久。】

    【严尤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一方面是迟则生变,万一起义军真的来上一支援军,影响新军接下来的作战可如何是好?另一方面,新军此次出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宛城,不能让宛城失陷,一定要保住宛城,保住洛阳,继而将起义军消灭干净。】

    【因此,他再度对王邑建议道:“兵法有云,围师必阙,我等应当适当放走一些昆阳内的敌军,让他们散播昆阳大败的消息,以此影响宛城敌军的军心。”】

    【既然不能短时间攻克昆阳,那倒不如留下一个缺口,既避免对方毫无退路之下背水一战、拼死搏杀,还能让逃出去的敌人自己不断散播大败惨败的消息,震动军心——自己人崩溃疯狂的样子,自己人口中的惨败言论,是最能引动军心的。】

    【但这一次的建议,同样没有被王邑采纳。】

    【王邑自恃粮草充足,兵力雄厚,不需要做这些额外的无用的事情,就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他直接拒绝了这一建议,只是要求士卒们继续进攻昆阳。】

    【此时,数十万的新军全部都屯扎在了昆阳城外。】

    刘邦愣了愣:“四十多万的新军全都驻扎到了昆阳城外?”

    按照前面刘秀离城去调集援兵的事情,王寻等人这么做,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大坑?自找麻烦,还是大大的麻烦。

    四十余万人,都放到昆阳城这么一座小小的城池之外,图什么?

    昆阳是小城,那么四十万人根本不可能全部施展开来;事实上,即使是十万人,都足够把昆阳包围上好几层了,何况四十万人。

    四十万人放在这里,能干什么?什么也干不了!

    要展开进攻,四十万人也根本不能同时投入战斗——即使是十万人都不能同时投入,四十万人更是纯粹的浪费兵力。要是不展开进攻,那四十万人都挤在一处,管理和调动的压力得有多大?

    即使是简单的换个地方、行军,想要指挥好四十万人,都需要牵扯相当大的精力,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命令传达到各个基层,让底层士兵听明白,再反馈到主帅手上;然后再进行下一道命令,再听明白,再执行和反馈……

    空间不够,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

    四十万人,即使所有人都训练有素,对待命令一看便明白,一听便能立刻执行,那也依旧需要时间——比如行军,总得一个部分走了才能走下一个部分吧?

    而这么多人,如今挤在昆阳城外。

    这都不是浪费兵力消磨时间了,这更是在给刘秀一个大大的可乘之机——四十万人管理时候不好管理,但是要乱起来,那可是相当快速。

    而惨烈的守城情况,则给各个时期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不论哪个时期,是战乱是和平,是安乐是难以求生,百姓们都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代入了守城的那一方。或者说,将自己代入了昆阳城中的百姓。

    大军攻城,他们该怎么办?他们能怎么办?

    即使这是朝廷的军队,可朝廷的军队同样不会把城中的百姓当人看——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换军功的人头!

    一旦城破,作为百姓,他们只会被屠戮干净,运气好点躲过去了,一切财产都将全部化为乌有,甚至全家丧命,只剩自己一人存于世间。

    ——但是这就是结束了吗?远远没有!

    早在之前起义军夺取昆阳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呢?若是当时昆阳与起义军一条心,开城归降或许还好,但若是昆阳不愿意开城,那么当时城中的百姓就要经历一场战火。

    不管他们对起义军是什么态度,都不能改变他们的遭遇。

    而朝廷此时发兵来攻……

    不论最终起义军能否守住城池,城中的百姓都要先为守城而战斗,为守城而死亡。

    中年男子想到此,不由揣测,或许当时昆阳城中的百姓是愿意为了起义军而守城的,这不是因为他们多么信任和支持起义军,而是因为他们多么仇恨王莽,他们多么清楚自己在王莽治下活不下去的事实。

    可若是能够不用沦陷于战火,谁又愿意陷于战火呢?

    更有男男女女浑身颤抖,缩成一团,面露恐惧之色,若是有幼童的,父母长辈还会紧紧抱住孩子丝毫不放手——太可怕了,太可怖了。

    他们或是在先前曾经经历过战乱,见识过攻城前、攻城时、城破后的场面,见到过那样的人间惨剧:

    尸横于道,鲜血染红了每一条街,死去的士卒将领的头颅被割下来、甚至悬于城门之上,而就连城中的百姓也逃不过一劫——他们或是干脆被杀死、丢掉性命,或是被玩弄一番、搜刮干净钱财后被杀死,或是侥幸没有丧命但早已被吓破了胆……

    他们,就是那些“幸运”地活下来的百姓。

    不过与那些丧命之人或者遭受巨大痛苦和凌辱之人相比,他们还真是实打实的非常幸运了。

    而另一部分最为恐惧的百姓,则是正处于战火之中——尽管他们所在的地方短时间内还没有被卷入其中,但是距离战乱也并不遥远。

    许多人只是听闻攻城,也听闻了城破后的惨烈,但到底没有亲眼见识过攻城情状。

    此时,不乏有人崩溃之下痛哭出声:“我想活下去……我不想被困在城中……”

    “我们赶紧出城,赶紧离开这里吧!咱们这里距离那不远,估摸着过不了多久那些人就会打到这里来……”

    也有人心神大乱,将听闻到的其他有关战争的消息一股脑倾泻而出:“怎么办,怎么办?能逃到哪去?!我听说,听说那些人在攻城的时候,还要先将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拉到两军阵前,让百姓冲杀,不然就要被他们乱刀砍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